“所以我说你要好好读书,你不相信”玉知点着王怡婷的额头:“这下好了,我们都去江州,你一个人读一中!哭有什么用!”
王怡婷抹着眼泪,抱着她不依不饶:“可我就是没你们聪明啊!”
“你这分数上一中没问题,实验就有点问题。”章正霖靠在一边啧啧两声:“陈晨等得黄花菜都凉咯。”
“我真嫉妒你们这些脑子好的人”王怡婷没隐瞒,她一直羡慕玉知冲刺般上升的成绩,推优名额这种事,她们这种中等生压根没听说过,也可能是没在意,听漏了。她腮帮子里含着的话梅酸得牙根发软,心情也酸酸的。
“你上了省实,就要把我丢了”王怡婷把那颗话梅换了一边含着:“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嫌我烦。”
玉知轻轻一哼:“是有点烦,讲起八卦和男人没完没了。”不过在王怡婷在此开始尖叫前,她说:“但是我也没真甩了你。还有这么久呢,你也别提前崩溃。等上了高中,我放假回来,一定到学校里来看你。”
玉知和章正霖都拿到省实的指标,选科是板上钉钉的走理科,就读实验小班。因为无需参加中考,初叁就已经不需要再留校复习,可以在高中部学习,不过父女俩在家商量以后向学校提出申请,让玉知离校补课。
下半年玉知在家里,邢文易请了家教来教高中课程,而到了上半年,理科必修已经差不多结束学习,宣城的老师显然就不太够用了。邢文易把玉知和陈芳霞安排到江州去,他本想额外请一个住家保姆照顾玉知的饮食起居,但陈芳霞提出,她可以照顾玉知,女儿也同意了。这个决定其实是玉知和阿姨私下里已经商量好的,她实在不想再磨合一个别的人,家里都是外人,她不自在。
于是玉知再一次在江州度过一个夏天。她坐在客厅里环顾四周,邢文易在客厅设置了一小片工作区,如今支了一块白板,变成老师来家里上课的临时教室,桌上堆满高中教辅,她已经学完好几本理科必修。她必须要快点跑、再快点跑,要不然怎么能跑得赢那些竞赛拿奖、荣誉满身的神童呢?她从来不害怕自己从来天资平庸,只是恐慌,哪怕历经雕琢仍非美玉,万一从鸡头陨落到凤尾,对于已经见过北京的大学的她来说,无异于锤梦散尽的当头一棒,多么狼狈的事故。
从春到夏,她伏在这张桌子前,预习,上课,演算,整理这样的日子稳定到让人觉得安心。每一张稿纸都被陈芳霞收集起来,在墙角摞成厚厚一迭,让玉知的每一份用功都变得可视化。她的动作带着一种虔诚的意味,目光在这一垛稿纸和玉知之间流连。
陈芳霞高中毕业以后就没再读书,也没读上不要钱的专科,她不是话多嘴碎的人,但是这个世上找不到人听她说,她就把这些告诉越来越熟悉的邢玉知。
玉知某天突然和她说,阿姨,你要不要重新学一次,去参加成人高考呢?她这一句话就像二人初见的春夜里那个横冲直撞的拥抱一样,陈芳霞鬼使神差,说好。她的面庞涨红,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竟然重新捡起书本。
于是从暑期开始,两人在客厅各占一张桌,开始一起学习。
“太棒了。”玉知给在宣城上班的邢文易打电话:“你知不知道,陈阿姨在和我一起读书?她学得可好了。”
“是吗?”电话那头邢文易声音淡淡的,她还以为他没把她的话听进去才会这么敷衍,没想到他下一秒说:“来开门。”
她从沙发上弹起来,不可置信地跑到门口,门外正是快一个月不见的邢文易。
“爸爸!”玉知欣喜地大喊一声,扑在他怀里:“你怎么来了不说一声!”
“来开会,这几天住家里。”邢文易任她抱着,反手关了门:“你的陈阿姨呢?”
“去买菜了。”玉知抱着他不撒手,撒娇赖皮:“你吃饭没有?”
“刚刚在高铁上吃了一点。”邢文易感叹:“……高铁真快啊。”
“我回去也要坐高铁!”玉知说:“下个星期课时就上完了,我还能回家住一个多星期。”
玉知好久没见他,嘴上虽然不说,心里还是挺想的。邢文易进了家门要先洗脸洗澡,外头热,难免出了一点汗。他握着玉知的肩膀把她从怀里摘出去,从行李袋里拿出家里带过来的夏季睡衣,要先去洗澡。他在里头脱衣服,玉知站在门外问:“你这次待几天啊?”
“差不多待到你上完课。”邢文易脱掉上衣,因为她还在问话,也没开花洒,和她隔着门又说起来:“我下个星期一到星期叁都在这边,要开叁天会。你看看老师有没有时间,把课程压缩一下,我开完会就带你一路回去。”
去年宣城到江州的高铁开通了,邢文易一直坐周阳开的车,竟然还没尝试过,这次没让周阳送,他自己坐了半小时高铁,比坐车还要稳当、快速。他对门外的玉知说:“我们回去的时候一起坐高铁吧。”
玉知忙不迭说好。里头水声响起来,两层磨砂玻璃透过一个模糊的晕影。玉知避开眼走到客厅去,打电话给老师,商量调课的事情。
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