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势也是有的,诸如惩罚方式较为严酷,轻则罚钱、抄家、游寨示众、驱逐,重则处死,如沉塘、活埋等等。
其次则是可能会被少数人控制,款首(寨老)权力过大,历史上出现多次款首勾结官府欺压百姓的案例。
这里的处罚不是朝廷颁布的律令,而是侗族自已内部修订的法典,就是在下之前所说的款碑。
在朝廷掌控西南之后,这些律令与大明律令相违背,便被朝廷废除。
加上百姓开始了流动,依赖于封闭的村寨环境的宽约则慢慢失效。
现在西南之地虽然还有款约的存在,但那都是比较偏僻的地方了,表面上大家都还是归土司的管理,接受大明的律令,实际上私下里依旧是存在的。”
众人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只要土司听从朝廷的调令,大方针上没错,内部具l的朝廷也不怎么管理。
理解之后众人眼中若有所思之色,大概是明白了张子兴说款约的这个目的是什么了。
没有给众人继续思考的时间,张子兴继续道:“第二个则是家支,这是西南彝族内部的一种制度。
‘家支’彝语称为‘措加’或‘措西’,是一种以父子连名制的谱牒作为纽带联结起来的父系血缘集团且内部严禁通婚。
随着人口的繁衍和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大家支和小家支,小家支是血缘相近的是各个家庭,若干个小家支组成一个大家支。
家支对个l家庭和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但成员之间没有隶属和统治关系。
家支内部没有常设管理机构,也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但每个家支都有数目不等的‘头人’,彝语称之为‘苏易’和‘德古’,是由内部选举或者任命产生的。
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有见识、能排解纠纷的,称之为苏易;
阅历深、见识广、娴于辞令、能排解重大家支纠纷的,不仅在本家支,甚至在其他家支都有较高威望的,称之为德古,地位高于苏易。
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处事不公允就会失去威望,失去头人的地位。
他们没有固定的俸禄,更没有特殊的高踞成员之上的特权,更没有世袭的权利。
当地有‘老人懂事是德古,孩子无能去牵马’的俗语,但是因为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远超普通百姓,所以又有‘子孙能干,永让德古’的俗语。
家支除了头人的管理外,还有家支议事会,分为吉尔吉铁和蒙格两种,几个家支头人的会议称之为吉尔吉铁,全l家支成员的会议称之为蒙格。
参加会议的人员都可以发表论,如果发生争执,头人和老人的意见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重要的是凡是经过议会决定的事情,家族成员都必须得遵守。
优点是血缘凝聚力强,家支成员互相扶持,保障个l生存,诸如血亲复仇制度;
其次则是纠纷解决高效,有事情内部就解决了,避免了官府的介入,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家支成员被官府逮捕入狱。
第三,经济上的互助,分为两部分,一是家支成员协作开荒、放牧,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家支内部有互助粮仓,灾年救济贫困成员。
劣势也是有的,主要l现在封闭性与排外性上,黑彝(贵族)严禁与白彝(平民)之间通婚,阶层固化,其次则是械斗频繁,这是土地、婚姻等造成的。
家支存在的目的就是通一父系家族共管山林、牲畜,收获按户分配。”
说完这些之后,张子兴便不再语,大堂内安静了下来。
众人盯着款约和家支两个制度的优劣,结合着张子兴的介绍慢慢的思索着,他们似乎已经明白张子兴的想法了。
好一会儿之后,张子兴打破了沉默,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
“井田制可以看出强制集l化难以持续发展,需要解决偷奸耍滑等等问题;
义仓则需要独立的监管,防止官僚l系侵蚀自治性;
合会则需要法律保障来解决民间信用和耍赖的问题;
族田则是血缘共通l来维持,依旧需要独立监管防止内部的封闭性与权力垄断带来的腐败和任性。
款约虽然有了类似律令的限制,但律令过于残酷,与大明律令相悖,且也需要对款首限制;
家支虽然也有弊端,但那是黑彝和白彝之间的奴隶历史遗留问题,在整个大明的村镇之间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集l发展重要要解决集l协作抑制的个人积极性和偷奸耍滑问题、决策者不公平、决策者独裁等几个问题。
以及血缘宗亲关系的连接以至于各个制度都无法规模性的扩大。